微商请加本站QQ:4355486
时间久了,常常会无话可说,朋友之间是这样,和粉丝不免也会遭遇同样的尴尬。很多时候都会把精力放在品牌的关注上以及如何千方百计的吸引粉丝上,而让坐拥几十万粉丝的你,却往往忽视了自身粉丝的价值。那我们该如何让粉丝和我们一起互动呢?
1:站在粉丝的角度思考
在复旦大学2014年最新报告中,不同年龄的人群在社交网络的行为习惯差异很大:90后喜欢记录生活、80后爱社交、70后则为了学习和资讯。80后的非主流和小清新,90后的弹幕和二次元……品牌的受众是多元的,他们有不同的语言和行为方式,跟他们沟通需要懂他们的语言,在他们的语言体系中对话,就像90后的一句名言说的:你若端着,我便无感。
其实无论是70、80还是90,能打动他们的一定是能让他们感受到相互理解,能产生共鸣的内容。激发用户互动的第一点就是要站在他们角度思考,用他们的方式表达。
2:微商粉丝驱动力
如果你希望用户转发你的内容,首先要思考的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情绪化驱动还是物质性驱动?物质性驱动很容易理解,壕们一般都会发iPad、iPhone之类的。不过对于新媒体运营而言,显然天天发奖品也是吃不消的,所以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情绪化驱动。
想想朋友圈里分享最多的内容是什么——名人、伟人传记容易让人产生敬畏情绪,虽然不可企及却是前进的动力;调侃、有趣的内容让人心情大好,像最近腾讯新闻推出的“总统穿秋裤”的H5应用就是不错的例子;温馨、小清新的故事让人心情愉悦,同样也容易激发互动和传播……所以,下次在规划微信微博内容时,不妨思考一下是否能让你的内容“情绪化”。
3、向你的粉丝请教
激发互动有时候也不需要那么复杂,向用户请教问题是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当我们像用户请教问题时,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同时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富有学问,成就感倍增。知乎为什么能火呢,因为“请教”与“被请教”是人的刚需。
4:根据平台特性定制内容
目前大多数品牌的精力都集中在微信、微博,通常来说两者兼有。很多运营者倾向于两者共用内容,甚至微信的概要直接变成了微博的内容。当然这种做法很方便,但很显然这是在消耗微博粉丝热情的行为。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性,微博140字的限制和开放的关系属性,决定了它是个内容为王、段子致胜的媒体环境,同时由于微博不限制发布频次,所以时效性是其非常大的优势,诸如现场直播和互动的功能,微博相对微信会很有优势。
微信更像一本杂志,内容即产品。对于品牌和消费者而言,微信不是一个即时沟通的渠道,而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服务中心,服务和产品做得好了,消费者自然会常来找你,否则你就安静的做一个公众号吧。
5:想要让双方的关系持之以恒?
想想和你关系最好的朋友都有哪些,他们是不是会经常约你喝酒、扯淡或者逛街、看电影,不管怎样,这些人大多会经常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哪怕只是从别人口中听到。你的受众也是一样的,能与他们产生经常性联系的品牌,更容易产生情感联系。
无论是微信还是微博,提高粉丝活跃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周期性的让他们有所期待,比如小米会定期发福利,定期向粉丝征集关于产品改进的建议,定期搞一个发布会……所以,赶紧策划一个定期更新的栏目吧,壕的话每天发一部iPhone6是个不错的选择:)
6:丰富的表现形式
文字、图片、视频、音乐、H5、游戏、信息图、GIF……单一的形式多少会有点无聊,多元化的表达往往能极大的激发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一篇文章,除了用文字表达,也可以是一首歌、一段视频、一张信息图,或者是一个H5应用。
英特尔在这方面表现值得借鉴,在Intel官方微博、Twitter上,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多彩的事物总是让人喜闻乐见的,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份数据报告,用文字叙述和用信息图展示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形式始终要服务于内容,适合才是最好的,“丰富表现形式”的意思是在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散的思考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表现,想想怎么让你的内容更有趣、更好玩。
7:游戏是互动性不错的选择
从互动性来说,游戏一定是最值得学习的对象。准确来说这里的游戏指的是游戏设计思想:即时反馈、激励、成就等等。
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运用这些元素,比如早先流行的小黄鸡聊天机器人,只要你@小黄鸡,就立刻会得到回应,这就是即时反馈的例子,同样的,粉丝留言的即时回复也会有即时反馈的效果。 激励、成就的运用例子很多,曾经盛极一时的论坛对勋章的运用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Foursquare的签到徽章,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将用户的行为激励可视化、公开化。想想正在运营的微信,或许我们应该给那些经常给我们留言的粉丝颁个奖,起个响亮的名字叫“100个梦想倾听者”,我们知道粉丝从认知到参与的过程是个漏斗型收缩的过程,随着参与环节的增加,用户会逐渐的流失,因此在设计活动环节时需要简化用户参与,降低门槛。如果可能,尽量实时回复用户的留言,说话不要太刻板,让用户感觉你的账号是一个真实有趣的人而不是统一话术的官方客服。实际上,用户的每一次留言,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品牌和用户深入沟通的绝佳机会,同时也是发展忠实粉丝的最佳途径,错过了也许是不可估计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