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消费者宁愿每次花时间购买团购券,也不愿办理会员卡呢?朋友圈软文信息越长,人们阅读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小,能够记住的内容也越少。所以你在推广产品的时候,通过暗示的力量,将简洁且具体的图像和文字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最大化地增加广告的转化率。
有两个原因。
第一,消费者存在“损失厌恶心理”,担心你这店不知道啥时候就倒了,还不如单次购买保险一点。
第二,是出于一种叫做“现状偏见”的认知偏差。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倾向于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或者习惯,不愿意轻易改变。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部分都是“认知吝啬鬼”——我们的脑力有限,不愿意消化过于复杂的信息。其结果就是,我们热衷于采取阻力最小的方法解决生活的难题。确实如此,懒惰是人的天性。一个地铁的工作人员做过调查,在走楼梯与乘扶梯之间选择的话,只有8%的人会走楼梯。
既然“认知吝啬鬼”是人类普遍的通病,那么市场的营销人员应该怎么做才能最有效地传达自家商品的信息呢?且听我慢慢为你们分析。“你给的信息不够具有暗示性!”
你可能听过一个不太雅观的例子,某个机场的小便池经常溅的到处都是,保洁阿姨苦不堪言。最后管理层想出的办法是——找人在小便池里刻一只苍蝇,于是尿液乱溅现象减少了80%。至于为什么......emmm,因为男性都在瞄准呀。
除此之外,你一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去一家全新的餐馆吃饭,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品不知所措,干脆点了一个套餐了事。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换句话说,为了避免努力思考,人们通常会根据他人的提示来采取某些行为。
如果你有读过理查德的代表作《助推》,就能明白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了。用书的话说,“我不强迫你,也不剥夺你的自由选择权,只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做个引导,就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你给的信息不够简洁!”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会失真,就应该确保信息内容足够简洁一一受众可没有耐心去消化冗长且复杂的信息。用保险举例子。一个差劲的销售,会跟你列举一长串索然无味的数字,然后用各种晦涩难懂的术语暗示你购买保险。